富翁的生活是怎样的?在一般人的想象中,富翁都穿顶级的服饰,住豪宅,开昂贵的车子,叼着雪茄,整天打高尔夫球……其实在现实生活里,富翁一定是那些做事有规划,尤其在生活方式上自律,会照顾自己的健康,并有能力妥善管理好钱财的人。
举例来说,假如你动用信用卡来购买2000美元的西服,然后每个月支付55美元的最低付款额,你就不具备富翁的素质。因为你通过支付利息(起码18%)消费了明天不存在的钱,这就等于做了一笔赔本的交易。如果把这笔账倒过来算,你量入为出拒绝信贷消费,每个月定期存款55美元,而不是支付55美元,你就迈向了致富之路。或许你不信,绝大多数美国第一代富翁,全都是量入为出的典范。美国共同基金先驱、亿万富翁约翰·谭普敦(Sir John Templeton)就是这样,他一生过着极其简约的生活,从来没有坐过头等舱,从来不开名牌车,甚少消费奢侈品。他的生活和美国普通中产阶级没什么两样。
那么穷人为何受穷呢?因为穷人终年靠借债过日子,利上滚利债务犹如滚雪球,越积越多,《白毛女》中的杨白劳就是这样。除夕夜,黄世仁逼迫佃农杨白劳还债,杨白劳穷得叮当响,吃了上顿没下顿,哪有钱还债?
在中国,自古就有“穷在债上,冷在风中”之说法。富翁和希望成为富翁的人,其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他们买单的方式不同。富翁懂得量入为出,绝少借贷消费,因为信贷消费必须支付利息。富翁们深知,财富必须靠积累,绝非靠消费。美国第一代富翁致富的一大共通点,就是勤俭持家、积谷防饥,然后有计划地储蓄。
然而这些年来在美国,许多理财专家、经济学家和学者,都拼命鼓励民众少储蓄、甚至不要储蓄,他们告诫人们身边不要留现金,最好把钱都投放到股市房市。美国最有影响力的脱口秀电视主持人奥普拉,曾请来着名的理财专家,教导大家如何把钱通过 401K 的退休金账户投放股市,说每年至少有10%的回报率,40 年后每个人都能成为百万或者千万富翁,理由是钱存在银行里会贬值,只有股市的回报率,能够保证让钱生钱。于是,脱口秀主持人的粉丝们立刻积极响应。结果可想而知,从口袋里蹦出去的钱,不但不升值,反被各种“理财专家”们剥去20%。
理智型的富翁头脑都非常清醒,即使投资,也是将绝大多数钱投入有稳定回报的产品之中,很少或基本不投机。他们手头会确保维持日常开销的流动资金,起码准备三年不时之需。比如亿万富豪李嘉诚,公司账上的现金足足准备了200亿;美国的亿万富豪福特,也因为存足了大量现金,在大萧条中才幸免于难。而华尔街名列五大投行之一的雷曼兄弟,如果当时有10亿美元的现金救急,也不至于“死”得那么惨。
然而目前,美国的财政赤字、欠债金额的最新数据已达到天文数字,总债务(公司债务+私人债务+国债)共欠70万亿美元,平均每个美国人欠23万美元,折合人民币的话人人是百万“负”翁。目前美国货币储备和银行储备总计2.7万亿美元,根据上述数据计算,美国的财务杠杆率超过了26倍。相比之下,雷曼兄弟(Lehman Brothers)在倒闭之前杠杆率约为31倍,仅联邦国债就已突破14.5万亿美元!绝不比欧洲债务逊色,每年单单支付利息,就得用去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,眼看无以为继,都快玩儿不下去了。难怪连一向“护犊子”的标普也不得不首次下调美国国债的评级展望,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。
美国出现如此的状态,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,这是新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在作怪,使得美国这个债务国债多不愁,反而是它的债主“黄世仁”要苦苦哀求“杨白劳”,你可不能倒,你钱不够花我借给你,你就“狠狠地”消费吧。
所以说,虽然美国居民的生活看上去表面光鲜,其实也并没有我们看上去那么有钱,特别是经济大萧条之后。如果您真想成为富翁,那么提前消费是不可能达成您的梦想的。